盡管當前已經是春暖花開、生機勃勃的季節,但是對于煤炭行業來講還沒有迎來自己的春天。自2012年5月份以來,全國煤炭市場連續35個月波動下行,需求不足、產能過剩、全社會庫存居高不下、煤炭價格持續下跌、企業收益減少經營愈加困難,煤炭行業的“寒冬”或將持續。
5月4日上午,陜煤化集團董事長楊照乾在調度例會上指出:“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挑戰,集團公司要主動適應新常態,實現企業轉型發展,向一流學習,向一流對標,從優秀走向卓越。”
什么是卓越?那就是更智慧、更勇敢、更創新、更執著、更富有夢想……
創業多苦艱,十年磨一劍。陜煤化集團成立以來,按照既定發展戰略,已經由當年挖煤賣煤的產業“獨木舟”,成長為集煤、化、電、路和鋼鐵、建筑、建材、機械、金融等相關多元互補發展的西部能源“航母”。如果說經過了十年的發展,陜煤化集團已經在資源、科技、管理、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,積累了發展經驗,初具一個優秀企業的諸多特質,那么如何突破瓶頸再進一步,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蛻變,這既是集團公司面臨的重大機遇,也是無法回避的艱巨挑戰。經濟新常態帶來的必定是思維和行為全面變革,市場經濟的大潮波濤洶涌,唯憑實力才能博駭浪,倚氣勢才能行高遠。
沒有傳統的產業,只有傳統的人。從優秀走向卓越,注定是一個永無止境且充滿機遇和挑戰的跋涉之旅,這個過程中,任何花招和取巧都是沒有用的,真正需要的是勇氣、堅忍和沉著。打造中國一流安全節能環保能源化工企業,擔負起陜西煤炭工業經濟乃至西部能源未來發展的重任,這既是歷史大浪淘沙的選擇,也是陜煤化人義不容辭的責任。市場經濟規律證明,面對產業競爭的“囚徒困境”,唯有先行一步,先施變招的企業才能取得市場的主動。而我們要做的,是用一種摧枯拉朽、推陳出新的方式,徹底解除禁錮在我們身上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束縛,瞄準行業發展的最前沿,對標先進,見賢思齊,師彼之長技,助我創一流。
銳意進取,追求卓越,陜煤化集團這一企業精神鐫刻著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斗、特別能奉獻的優良作風,也引領著集團這艘中國西部能源航母的前進航向。集團公司自2011年開展對標管理工作以來,取得了階段性成果,在當前市場困境之中,我們要啟動新一輪的對標管理,從各個方面、各個環節向一流企業對標學習。集團公司所屬各個板塊、各個企業、各個部門,都要真正靜下心來,認真思考一下:我們生產成本是否還有降低的空間?我們建設項目如何盡快達產見效?我們優質煤炭的市場份額能否進一步擴大?我們各級機關的工作效率能否更加務實高效…… 總之,我們要盡一切可能集萃起最先進的思想和方法,在不斷地自我完善中贏得引領潮流的資本。
打造中國一流,成為百年老店,需要用愚公移山的堅韌,朝著正確的方向,踏踏實實、一磚一瓦、一茬接一茬地干下去。我們堅信,只要陜煤化集團十三萬員工眾志成城,齊心向遠,向一流學習,向一流對標,從優秀走向卓越,我們一定能夠在市場回暖之時,率先走出困境!(梅畫軒)